在急救培訓與教學場景中,
心肺復蘇模擬人堪稱“實戰(zhàn)練兵場”,為學員掌握這一關鍵救命技能提供仿真演練平臺。其構造精細、功能多樣,使用時需依循特定步驟與要點,方能充分發(fā)揮效能?! ?/div>
使用前準備是基礎。先將其安置于平整、空曠場地,確保周邊無尖銳物、障礙物,避免碰撞造成損壞;檢查模擬人外觀,查看胸廓、四肢等部件是否完好,連接部位有無松動,以保證操作順遂;同時,備好急救培訓配套的血壓計、聽診器等教具,模擬真實急救場景氛圍,讓學員迅速代入角色。

調節(jié)模擬人狀態(tài)至關重要。依據不同訓練需求,可通過底部或背部的調控裝置,設定模擬人的身高、體重參數,貼合成人、兒童等各類施救對象情境;調整頭部傾斜角度,便于開放氣道操作,一般使下頜與耳垂連線垂直地面,復刻真實人體位,為后續(xù)心肺復蘇流程鋪墊。
操作環(huán)節(jié)嚴格遵循急救規(guī)范。進行胸外按壓時,施救者雙手交疊,掌根置于模擬人兩乳頭連線中點,雙臂伸直,利用身體重力垂直下壓,按壓深度控制在5-6厘米,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00-120次,模擬人內置傳感器會實時反饋按壓力度、位置與頻率是否達標,燈閃或語音提示讓學員及時糾錯;開放氣道時,一手按住額頭,另一手抬起下頜,模擬人頸部有一定活動范圍,可清晰展現氣道打開狀態(tài),便于學員練習手法;人工呼吸階段,捏住模擬人鼻子,口對口吹氣,觀察胸廓起伏,其肺部裝置模擬真實呼吸變化,助學員掌握有效通氣技巧。
使用完畢后,收納整理不可馬虎。將模擬人恢復初始姿態(tài),清理表面灰塵、污漬,保持清潔;斷開電源(若有),妥善放置配件,避免遺失;對于長期閑置的模擬人,用專用罩子覆蓋,防止老化、受潮,延長使用壽命,確保下次訓練隨時“待命”。
心肺復蘇模擬人從準備到操作再到收尾,每一步都緊密關聯急救實戰(zhàn)要求。熟悉其使用說明,勤加練習,能讓學員在仿真環(huán)境中扎實錘煉技能,為現實中的生死救援積攢力量,是急救培訓當之無愧的“得力助手”。